在现今的社会上,很多喜欢画画的朋友,无论是有传统美术基础还是只凭兴趣的“玩票”型选手,一提到线稿,第一反应几乎都会在脑海中脑补日式漫画的黑白画面。越是流畅、有虚实变化的线条越会让人对画面的好感度上升。
但线稿的另一种意义是从某个图片转变而来,只有黑色线条,便于临摹,十分方便。其实,线描技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我们中国画的白描,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顾恺之、李公麟等都为我国留下了文艺瑰宝。
线稿可以让空无一物的画纸产生正形负形,更能以长短虚实、疏密深淡、张弛得当之势自然勾勒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不同造诣的画者能驾驭出不同的画面,难度之大深不可测,变化多端甚是神奇。
在美术学习中,线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线的把控始终体现一个画者对画作的把控力,不管日后画者从事的工作接触与否,线条练习不可懈怠,对于学习者更是一个必经过程。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会出现线稿的绘画作品有漫画、工笔画、水墨画等。首先我们来看看受众群体较为年轻的漫画。
一、漫画线稿
漫画起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之后由西方传入日本并发展出独特的绘画风格,逐渐在日本形成了拥有大量读者群的庞大产业,其影响也延伸到其他国家,其中宫崎骏入选美国漫画殿堂。
日式漫画并不局限于日本漫画,在华人地区、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也有许多这种风格的作品。
日式的线稿可以很明显的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出来是日式漫画。
线条精致、流畅且粗细变化张弛有度,造型结构夸张。一幅画面中使用粗细不同的线条来区分人物与背景,又在人物中使用较实的线条勾勒人物的轮廓与结构,而在发丝、衣着部分使用的则是较细、有断点的线条。
物体的暗面和质感使用短促的线条来体现,这样长短线条的结合与应用使整幅画面显得通透,人物更立体。
二、工笔画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的幼稚创作到两宋的艺术成熟。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的传入,中西绘画相互借鉴,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上更加准确,同时保持了线条的流动型和内容的写意感。
工笔画是长于抒情的,往往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色彩的诗境。追求画外情、画外意。
所以诗意性的内涵成为工笔画的内在意蕴。细腻幽雅的抒情特质,充满着诗意情趣,洋溢着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活的深情。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以线为表现手段,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
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三、水墨画
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
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在中国主流画坛,水墨画可以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许多学西画的人到老年也要以书画名世。
这说明中国艺坛普遍认同水墨画的独特文化意义。而随着社会进步,各国文化碰撞交流,当代水墨画融入了西方的构成、表现等技法,具有时代感。
当代的水墨画,线稿在吸收了中国古代工笔画技法与西方画派对结构、光影的诉求,还有日式漫画对人物造型美化夸张的特色之后所呈现出的画面,也是当代中国水墨插画的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
人物面部精致、美型:动态结构合理,透视准确:头发不再使用细致的线条勾勒,而是参考光影来做块面区分。简单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东方特有的高贵、典雅、灵动之韵味。要完成一幅好的线稿对线条的抑扬顿挫、粗细掌控和张折驰骋都需要长期的磨练。
虽然许多画者已经习惯于色块作画,但不希望大家排斥线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要扎扎实实,每个必经阶段都要体验一番并对其了解,为下一阶段打好承接基础。有了自身对绘画的理解并驾驭了,才可以顺利发展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
版权声明 | 文章配图仅供学习参考,引用图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